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枪炮声在马斯河右岸响起……战役拉开帷幕。战役持续了10个月之久,在这片土地上造成了大战中每平方英尺最高的伤亡数量……士兵们一度以为,在最后一个德国人和最后.一个法国人杀死对方之前,战役永远不会结束。”以上为某书的简介,该书最有可能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法兰西的陷落》 C . 《偷袭珍珠港》 D . 《诺曼底登陆》
  • 1. (2023九下·衢州月考) 欧洲文明历史悠久,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控制世界 

     材料一:1750-1914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 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丧失霸权 

     材料二:随着20世纪初这场战争的开始,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 

     走向联合 

     材料三:世界主要力量重新整合,英、法等欧洲主要大国遭受极大冲击,美国和苏联力量急剧增长,世界进入美苏两强争霸的两极格局,为了重树大国地位,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之路……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崛起,并在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世界里成为重要的 “一极” 。 

     ——摘编自《大国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 材料一中三个历史进程中的“革命”和“工业化”指的是什么?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欧洲从丧失霸主地位到走上联合之路的历程。 
  • 1. (2023九下·义乌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英国

    14

    3350

    法国

    6

    1060

    德国

    16

    290

    美国

    38

    30

    材料二:19 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扩展到海底和空中,在更大范围内展开,科学技术的成果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用于军事,预示着未来的战争将更加残酷。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 两者的目标都是要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

    1. (1)  材料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 (2) 材料二中“使战争扩展到空中”与哪一发明成果有关?根据材料二回答,科学技术的成果对战争有何影响?请举一个一战中体现上述结论的战役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与什么国际新格局的出现有关。
    4. (4)  材料四中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战争根源】

    材料一:见图。

    【友好建交】

    材料二: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战时合作】

    材料三: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 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一一摘编自《海事大观》

    1. (1) 材料一图一中是哪两大军事集团?结合材料一的图一、图二,概括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美国等国友好建交的经济原因。
    3. (3) 材料三中“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的“一次胜利”和“斯大林盛赞”的“登陆战役”分别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党向罗乌进军,在意大利建立起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法西斯政权。由此可见,导致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的主要因素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 . 巴黎和会埋下的祸根 D . 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
  • 1. 观察图1一战前后欧洲版图的变化,选出其中较为恰当的一组解释(  )  

    A . “一枝独秀”——苏联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迅速成为政治大国 B . “两败俱伤”——交战双方都损失严重,新兴民族国家代之而起 C . “三头六臂”——英法美三巨头操纵了巴黎和会,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 D . “四大皆空”——四大帝国崩溃,战后的新格局中潜伏着种种矛盾
  • 1.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  
    A . 诺曼底战役 B . 莫斯科保卫战 C . 凡尔登战役 D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1. 突发事件威胁人类和平。1914年,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 . 同盟国军事集团的形成 B . 萨拉热窝事件 C .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 . 协约国军事集团的形成
  • 1. 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  )  
    A .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B . 英国的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C . 美国开始独霸世界 D . 使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 1.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  
    A . 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B . 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 C .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D . 结束后确立新的国际秩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