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19九上·萧山月考)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列宁在《反战宣言》中写道:“这次战争中两个强盗般的大国集团为了各自私利而进行战争,英国和法国现在进行战争是为了掠夺德国,夺取德国的殖民地…“德国进行战争是为了抢夺英国、比利时和法国的殖民地。俄国沙皇进行掠夺战争,目的在于占领加里西亚,夺取土耳其的土地,奴役波斯等国…”

    材料二: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1. (1) 材料一中“这次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两个强盗般的大国集团”指的是谁?
    2. (2) 根据材料一,归纳列宁反对“这次战争“的理由。 材料二中的表格又说明了这次战争有何特点?
    3. (3) 两则材料对你有何共同启示?
  • 1. (2019九上·萧山月考)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根据右图和课本知识说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的特点。
    2.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调整国际秩序召开了哪些会议? 由此形成了怎样的国际秩序?
  • 1. (2019九上·萧山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1. (1) 写出漫画中的“?”所反映的事件。根据漫画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2. (2) 请你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 (3) 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 1. (2020九上·浙江月考) 从1900年到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军费从约11亿美元增至近20亿美元,各成员国兵力也迅速扩充,德国陆军达到了87万人,俄国陆军达到了130万人。由此可见,当时的欧洲(    )
    A . 各国发展不平衡 B . 扩军备战愈演愈烈 C . 法西斯主义盛行 D . 德俄两国矛盾最尖锐
  • 1. (2020九上·浙江月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掀起了缔约结盟的狂潮。其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是(    )
    A . 三国同盟 B . 三国协约 C . 轴心国军事同盟 D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1. (2020九上·浙江月考) 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
    A . 德国、奥匈帝国 B . 法国、俄国 C . 英国、法国 D . 英国、俄国
  • 1. (2019九上·台州开学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 各国垄断组织形成 B . 世界殖民地被瓜分完毕 C . 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 D .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
  • 1.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普遍梦想。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势图(如下图)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材料三: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进攻……这一天它将永远成为国耻日……

    ——罗斯福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欧洲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形势?这一形势产生了怎样严重的后果?
    2. (2) 材料二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什么特点?德国、日本是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的?
    3. (3) 材料二中“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进攻”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有何重大影响?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

    材料二: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材料三: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材料四: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二反映了这一事件的什么影响?
    2. (2) 材料一说明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促使这一生产方式形成的关键发明是什么?
    3. (3) 分析材料三,1870到1913年期间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皮洛夫所提要求的实质是什么?此后,为实现其要求以德国为核心形成了哪一侵略集团?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两项发明。
    2. (2) 材料二中“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