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摘自外交大臣皮洛夫的演说

    材料二

     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

    1. (1) 外交大臣皮洛夫的演说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什么要求?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一中外交大臣皮洛夫发表演说的历史背景。
    3. (3)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二中漫画所要传达的含义。
  • 1. 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之后他们采取的共同举动是(    )
    A . 废除奴隶制,发展资本主义 B . 对外扩张,瓜分世界 C . 进行改革,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D . 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却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说历史】

    【追根溯源】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比较项目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3

    材料二: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曾说过:“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三: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士兵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1. (1) 上图中的二三角形和外圆代表的集团名称分别是什么?
    2. (2) 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哪一历史事件?
    4. (4) 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5. (5) 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请从一战的性质和目的角度分析原因。
    6. (6) 近年来,美日韩军事同盟正在中国周边制造“亚洲的火药桶”,并在中国周围军演不断。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世界和平。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年份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2

    10

    23

    13

    1913年

    14

    6

    36

    16

    材料二:在19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里,西方列强掀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海外扩张狂潮,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情况如下:英国居第一位、法国居第二位、德国居第四位、美国居第五位。

    ——据《世界近现代史精要》整理

    材料三:英国的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想在紧张局面结束之前进入法国参战。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昂扬,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

    材料四:一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000万人

    2000万人

    3400亿美元

    1. (1) 据材料一,概括各国工业生产发生的变化。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联系材料一、二,说说各国由此产生的矛盾形成了哪些军事集团。
    3. (3) 材料三揭示了欧洲一战前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 (4) 据材料四,概括一战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战后确立的国际关系新体系被称为什么?
  • 1. (2019九上·杭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年级小亮同学在历史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梳理,绘制了如下的示意图: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材料三: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 (1) 将材料一中示意图的①②③补充完整。
    2. (2) 请从战争的性质角度评析材料二的观点。
    3. (3) 材料三中福煦和列宁对《凡尔赛条约》的评价有何一致性?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他们观点的合理性。
  • 1. 战争教育了人们,人类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说历史

    材料二: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30多个

    15亿人口

    3000余万

    3400多亿美元

    材料三: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因战争损失惨重,为强权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志在远东、急于扩张的日本与在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这种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火种”。

    ——选自《图说欧洲史》

    材料四:……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在此得以遵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  

    1. (1) 图1反映的是一战前德军向英国水兵挑衅的历史漫画,为什么德国敢向英国挑衅?图2中三角形代表的集团名称叫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此次世界性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3. (3) 材料四中的会议是什么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在此得以遵循”?这一会议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1. (2019九上·长兴期中) 19世纪末,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这段材料可用来论证(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B . 三国同盟形成的必要性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的原因
  • 1. 漫画中的历史:请你为这组历史漫画(下图)归纳一个相同的主题。它是(    )

    A . 英国衰落 B . 大国争霸 C . 世界大战 D . 两极对峙
  • 1. 下表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直接后果是(    )

    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A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 . 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 . 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D . 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 1. 传统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分化组合,主要是以结盟来完成的,因此结盟是国际关系的一种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结盟示意图。

    材料二:下列表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国家的工业位次与殖民地面积位次情况: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堤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1. (1) 根据材料一写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德奥意是,英法俄是
    2. (2) 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原因。
    3. (3) 该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局势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