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1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如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现过程②之前需用法除去细胞壁。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
    2. (2) 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 (3) 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倍体植株。
    4. (4) 如果形成c的a、b原生质体都来自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
    5. (5) 若杂种植株在有丝分裂在过程中,仅保留番茄的染色体而马铃薯的染色体会不断丢失,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番茄和马铃薯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3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4棵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多选)

    6. (6) 图2 Ⅰ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技术。
    7. (7) 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Ⅱ)称为。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细胞A为两两融合细胞,写出具体的基因型。)
    8. (8) 三种育种得到的植物体A,B,C中一定为纯合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