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蜀道难》,回答问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人听此朱颜            凋:凋谢。 B . 连峰天不盈尺            去:离开。 C . 砯崖石万壑雷            转:转动。 D . 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
    2. (2)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 B . 蜀道之难,难上青天      于:比。 C . 险也如此                其:加强语气,无义。 D .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
    3. (3) 下列解释,适合原意的一项是(    )
      A . “问君西游何时还”,“君”实指唐明皇,非泛然而言。 B . “畏途巉岩不可攀”,言忠臣义士虽欲从国君于难,但道路险阻,不可以猝然攀附也。 C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复申之,言其险之极,一言之不足,再言之也。 D . “连峰去天不盈尺”至段末,尽言蜀道险难之状,疏远之臣若李白者,虽欲从君于难,又胡为而能来也?
    4. (4) 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蜀道难          之,的。 B . 开国何然        茫然,迷惘的样子。 C . 来四万八千岁    尔,那。 D . 以手抚膺长叹    坐,因为。
    5. (5) 下列对文段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人放的基调。 B . 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 . 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 . 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