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科学探究实验 /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 1.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为增加拉面的韧性,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用蓬草烧制而成的草灰,即蓬灰.蓬灰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科学兴趣小组猜想蓬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K2CO3,小组成员分甲、乙两组进行部分探究.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A的名称是{#blank#}1{#/blank#}.你认为{#blank#}2{#/blank#}(选“甲”或“乙”)组实验方法比 较理想,理由{#blank#}3{#/blank#}.

  • 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下表是实验室三个药品柜中存放的部分药品。

    甲柜

    乙柜

    丙柜

    稀盐酸、稀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

    实验一组同学欲取出浓氨水,应从{#blank#}1{#/blank#}柜中取。

    a.甲             b.乙             c.丙

    (2)实验二组同学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4%(密度为1.1 g/mL) 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54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为:

    ①计算:需要14%的氯化钠溶液体积为{#blank#}2{#/blank#}mL;②{#blank#}3{#/blank#};③稀释。

    (3)实验三组同学观察到实验台上有制备二氧化碳后未处理的锥形瓶,里面有固体和液体,固体表面无明显气泡,同学们对锥形瓶中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固体中有碳酸钙,液体中没有稀盐酸

    乙同学猜想:固体中没有碳酸钙,液体中有稀盐酸

    丙同学猜想:固体中没有碳酸钙,液体中也没有稀盐酸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镊子夹取几块较大的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

    有较多气泡产生

    {#blank#}4{#/blank#}

    取出少量液体放入另一只小烧杯中,用{#blank#}5{#/blank#}测定液体的酸碱度

    pH=2.3

    液体中有稀盐酸

    【实验反思】如果锥形瓶内的物质不分离,持续测定液体的酸碱度,酸度会{#blank#}6{#/blank#}(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

    【实验拓展】同学们另取实验室药品用数字化实验完成拓展实验。

    实验1:向盐酸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题19图-1)

    实验2:向氯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

    实验3:另取上述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于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

    ①实验1中25s时的溶液中的阳离子有{#blank#}7{#/blank#}。

    ②实验2中25s-75s时间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blank#}8{#/blank#}。

    ③实验3最终烧杯中液体呈现红色的原因是{#blank#}9{#/blank#}。

  • 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下表是实验室三个药品柜中存放的部分药品。

    甲柜

    乙柜

    丙柜

    稀盐酸、稀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

    实验一组同学欲取出浓氨水,应从{#blank#}1{#/blank#}柜中取。

    a.甲             b.乙             c.丙

    (2)实验二组同学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4%(密度为1.1 g/mL) 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54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为:

    ①计算:需要14%的氯化钠溶液体积为{#blank#}2{#/blank#}mL;②{#blank#}3{#/blank#};③稀释。

    (3)实验三组同学观察到实验台上有制备二氧化碳后未处理的锥形瓶,里面有固体和液体,固体表面无明显气泡,同学们对锥形瓶中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固体中有碳酸钙,液体中没有稀盐酸

    乙同学猜想:固体中没有碳酸钙,液体中有稀盐酸

    丙同学猜想:固体中没有碳酸钙,液体中也没有稀盐酸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镊子夹取几块较大的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

    有较多气泡产生

    {#blank#}4{#/blank#}

    取出少量液体放入另一只小烧杯中,用{#blank#}5{#/blank#}测定液体的酸碱度

    pH=2.3

    液体中有稀盐酸

    【实验反思】如果锥形瓶内的物质不分离,持续测定液体的酸碱度,酸度会{#blank#}6{#/blank#}(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

    【实验拓展】同学们另取实验室药品用数字化实验完成拓展实验。

    实验1:向盐酸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题19图-1)

    实验2:向氯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

    实验3:另取上述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于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

    ①实验1中25s时的溶液中的阳离子有{#blank#}7{#/blank#}。

    ②实验2中25s-75s时间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blank#}8{#/blank#}。

    ③实验3最终烧杯中液体呈现红色的原因是{#blank#}9{#/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