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传承爱国情怀】

    活动一   与法同行

    小秦同学在浏览人民网时,发现了这样一则新闻,于是展开了对这一内容的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3年10月24日

    (1)你能从上述资料中获得哪些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紧密相关的知识?

    活动二   解疑释惑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2024年1月1日开始,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公民提出了要求。对此,小秦产生疑问:“我国为什么要专门制定法律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于是,他搜集了以下资料。

    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历史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融合起来,保障和推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赓续中华文明基因、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重要意义。

    (2)请你根据资料,回答小秦的疑问。

    活动三   缅怀先烈

    2023年9月30日是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也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小秦所在学校组织了红色研学主题教育活动。

    研学主题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地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意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要求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完成上面的研学活动方案。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我们民族精神即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内涵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 2. 材料一:新时代要让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就要建设美丽中国。中华大地上山要绿、水要清、天要蓝……因为“青山蕴含美丽,蓝天映衬幸福”。

    材料二:河北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5年坚持坚守,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地球卫士奖”;2018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2017年度“感动中国”年度团体奖。

    读完以上材料,有同学认为,只要发扬塞罕坝精神,就能建设美丽中国。你同意以上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 3. 2024年2月24日,釜山世乒赛女团决赛,在日本队大比分反超中国队的情况下孙颖莎临危受命,顶住压力,以3:0战胜对手。正如她自己所说“冠军可以不是我,但是冠军必须是中国”,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这种精神是什么?结合材料,指出孙颖莎是怎样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