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九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老师准备组织同学们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阶段一人员分组活动准备】

    (1)该班共有48人,经过讨论,班委决定将班内同学分为6个小组,每小组由8名同学组成。如果你是班委成员,你建议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分组?请说明理由。

    【阶段二资料搜集展开探究】

    A组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秦岭站的科普资料,部分内容如下。

    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秦岭站以中华民族的祖脉秦岭命名。秦岭是中国南北分水岭,连接东西,和合南北,孕育万物,是绵延传承中华历史文化记忆的精神象征。秦岭站主体造型(如下图)的设计理念源于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主体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为中国现有考察站里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内容的感悟。

    C组同学搜集了秦岭站建设过程的相关资料。

    秦岭站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其主体结构采用了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体系,很多模块都是在国内加工完成,在现场直接拼装;此外,还采用了降低能耗的规划设计,两翼的度夏宿舍在冬季可以关闭,建筑内部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比例达到60%。

    (3)请你结合材料,说说秦岭站的建设过程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阶段三总结发言表达感谢】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取得了丰硕成果,这离不开一代代极地工作者的辛勤工作。

    (4)经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到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不易与极地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请你代表你所在的小组写一段话,向极地工作者致敬。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建设美丽中国

        “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在2018年3月5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说:过去五年,我国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绩的取得,既源于全国环保人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企业的积极治理和群众的自觉参与。

    “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青少年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

  • 2. 座座建筑,承载文明进步,它提醒人们关注历史、珍视文化传承。

    拱墅亚运会场馆。

    注:体育馆的造型取自良渚文化“玉琮”,体育场的外形源自油纸伞,将良渚文化“玉琮”与江南文化的油纸伞的优美形态完美融入建筑中,充分展示了中国独特的魅力。

    运用“延续文化血脉”的相关知识,结合图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 3. 材料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

    教育部主持修订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