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23年10月18日举办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包括工商界、学术机构、民间组织人数超过4000人,全世界超过66%的国家领导人齐聚中国首都,这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的“一带一路”峰会做到了。

    (1)据材料一,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一带一路”能做到史无前例的原因。

    材料二   2024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向“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论坛致贺信时指出:“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链接

    中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自觉把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

    化的责任扛在肩上,创造了人工造林规模等多个全球第一,并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

    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

    中国迈向现代化,为世界和平稳定带来更多确定性,壮大国际社会和平正义力

    量,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4年1月9日,外交部长在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

    示,中国始终坚守正义,主持公道,为推动沙特和伊朗实现复交作出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及相关链接,说明我国是怎样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的。
    (3)据以上材料和所有问题,请你谈谈中国始终坚守正义、主持公道说明了什么。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2017年11月2日,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又写入联大“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

    联合国决议频频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这一理念得到各国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得到许多政治家和国际问题学者高度赞同。

    我国为什么要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 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以“五不”一一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表达了中国在与非洲合作时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的态度。习近平主席同时强调,任何人都不能破坏中非人民的大团结;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非人民振兴的步伐;任何人都不能以想象和臆测否定中非合作的显著成就;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和干扰国际社会支持非洲发展的积极行动。

    阅读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 3. 2017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回答了“中国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基本问题。这一演讲所贡献出的中国方案植根于公认的国际秩序原则之中,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陆续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彰显了中国理念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