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人谁不其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谏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愿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始得安全耳。”上流涕曰:“我不能尔!”因起,入宫。魏王泰恐上立晋王治,谓之曰:“汝与元昌善,元昌今败,得无忧乎?”治由是忧形于色,上怪,屡问其故,治乃以状告;上怃然,始悔立泰之言矣。

    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勐、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上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上谓治曰:“汝舅许汝矣,宜拜谢。”治因拜之。上谓无忌等曰:“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议何如?”对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乞陛下试召问百官,有不同者,臣负陛下万死。”上乃御太极殿,召文武六品以上,谓曰:“承乾悖逆,泰亦凶险,皆不可立。朕欲选诸子为嗣,谁可者?卿辈明言之。”众皆欢呼曰:“晋王仁孝,当为嗣。”丙戌,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上谓侍臣曰:“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臣光曰: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爱,以杜祸乱之原,可谓能远谋矣!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

      陛下日者A既立B承乾C为太子D复宠E魏王F礼秩G过于承乾H以成今日之祸。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更,重新。与《念奴娇•过洞庭》“更无一点风色”中的“更”意思不同。 B . 爱,爱惜。与《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爱”意思不同。 C . 审,详细;周密。与《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中的“审”意思相同。 D . 得无……乎,恐怕……吧。与《岳阳楼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得无”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王治担心元昌的事连累自己,忧心忡忡,太宗知晓前因后果后,后悔立魏王泰的想法。 B . 在立嗣的过程中,晋王治因仁孝取得了群臣的一致称赞,最终太宗下诏立为皇太子。 C . 太子承乾获罪后,魏王泰每日入宫侍奉,太宗心中高兴,暗暗决定立魏王泰为太子。 D . 褚遂良认为如果立魏王,就要吸取教训,必须先安置好晋王,这样才能保障其安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乞陛下试召问百官,有不同者,臣负陛下万死。

      ②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

    5. (5) 唐太宗起初想立魏王为太子,最终却立晋王为太子。他是如何考虑的?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