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本草纲目》中描述了豆腐的做法:“水浸硙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主要工序是:浸泡、磨浆、滤浆、煮浆、点浆等。完成问题。

    1. (1) 豆腐起源于我国,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亮氨酸属于有机物 B . 亮氨酸由22个原子构成 C . 亮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亮氨酸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2. (2) 传统的豆腐制作常用卤水来点浆,常见卤水中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钠),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搅拌可以使卤水中二者的溶解度增大 B .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 . 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0% D . 与氯化镁相比,氯化钠更适合通过蒸发结品得到
    3. (3) 小明同学将稀硫酸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产生。的部分实验现象梳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中的另一种反应物可能是碳酸钾 B . 反应②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C . 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 D . 反应④中也产生气体,但气体成分与反应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