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搭子文化”是对社交需求的诚实表达

    ①“搭子”再次火了。从传统的“饭搭子”“麻将搭子”,到“厕所搭子”“午觉搭子”“摸鱼搭子”,似乎很多年轻人现在做什么都需要寻“搭子”,并且对他们来说,“万物皆可搭”,“没有搭子都不想在公司上厕所、吃饭了”。

    ②网友戏称:“搭子”是“垂直细分领域的朋友”,比如“旅游搭子”“脱口秀搭子”“演唱会搭子”等等。但其实,“搭子”关系往往弱于朋友关系。美国斯坦福大学前任社会学系主任马克·格兰诺维特在社会网络领域做了几十年的研究,他在文章《弱关系的力量》中,用4个指标来衡量人际关系的强弱:时间长度、情感强度、亲密信任程度、互惠行为程度。

    ③不像朋友需要“日久见人心”,“搭子”们之间并不需要长时间的相处、高频率的互动。徒步途中打个招呼就可以加微信,成为“徒步搭子”;游戏群里招呼一声就能组一局队友,成为“游戏搭子”;入职新公司第一天和同事分享了零食,就可以在午饭时间成为“午饭搭子”。

    ④我们在各方面都会信任朋友,和他们有情感联结,而“搭子”们只在搭伴活动时亲密。想想如果“徒步搭子”在回家后,还和你倾诉失恋后自己对前任有多放不下,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吧;或者“游戏搭子”向你借钱,那八成是遇到了骗子。

    ⑤同样的,我们总会帮助朋友,但和“搭子”的互惠行为、一般也只发生在搭伴活动时,或者,在那些不用费太大力气的事上。比如帮朋友搬家、去家里吃饭,听上去都很正常;而帮“午饭搭子”找一下自己买过的零食链接也许还行,如果是过年期间帮忙照顾宠物,就有点“过界”了。

    ⑥“搭子文化”为什么流行呢?一般来说,亲情、爱情、友情是人类情感的三大支柱,人们在这些关系中获取情绪价值,感受爱、支持与包容。只是,在现代都市社会中,特别是对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而言,父母更多是止于来自远方的关怀,朋友间见面动不动要“跨越大半个城市”,而爱情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很多时候,年轻人就难免会有落单的时刻,需要独自去做一些事。

    ⑦可是,人毕竟是社会型动物,需要在社交中汲取能量、对抗孤独。这时候,“搭子”所自带的便利性和清爽感便体现出来了:发现附近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伴,大家聚在一起,无压力地展开活动。就像是一两个人组不起“飞盘局”一样,比起独自行动,伙伴的聚集往往可以获得加倍的快乐。

    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面向,在与“饭搭子”“电影搭子”“旅游搭子”交往的过程中,年轻人其实是在打破固化的社交圈子,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拓展自己的社交半径。

    ⑨对于这种社交方式,有人也表示担忧:这样过度强调功能、停留于浅表层面的“快餐式社交”,是不是意味着社交情感的降级?对此,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与生活中有无数个“搭子”并不矛盾。比起时时刻刻同伴侣、朋友腻在一起,深深浅浅、参差多态的社交网络反而能让人保持开放性,看到更大的世界。当社交关系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和丰富,我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会随之提升。

    1. (1) 下列关于“搭子”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最近,社交生活中寻“搭子”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 B . 寻“搭子”是把生活中的种种需求、爱好分配给不同的对象。 C . “搭子”属于人际关系中的弱关系,“搭子”间没有情感联结。 D . 寻“搭子”是种浅社交,“搭子”间往往没有深度互惠的行为。
    2. (2) 下列对“搭子文化”流行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现代社会,强关系力量的表达往往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B . 人是社会性动物,有通过社交获得力量、对抗孤独的需求。 C . “搭子”关系因其便利与无压力,成为强关系的有益补充。 D . 年轻人借助“搭子文化”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拓展社交半径。
    3. (3) 基于对“搭子文化”的认知,简要概括年轻人寻“搭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