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在百余年的时空转换中,招商局、制药厂、音响公司等企业见证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

    ——李鸿章《议复梅启照条陈折》(1881年1月10日)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摘自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 在旧中国,上海的制药工业实际是加工工业,绝大部分原料都依赖外国进口,因此,我们同业常说,“只有黄浦江的水,才是我们的国产原料。”·····(公私合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制药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绝大部分的西药原料,我们都能自己生产了。例如,过去我们信谊药厂的名牌产品“消治龙”,原料都是靠进口的。现在各种磺胺类的原料药,不但上海自己能够制造,供应国内有余,还大量出口远销国外。

    ——摘自原上海信谊药厂厂长陈铭珊《回忆企业公私合营前后》

    材料四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李鸿章等人提出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目的及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三,指出对上海信谊药厂实行公私合营的实质;归纳新旧中国上海制药工业的原料变化情况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读“1984年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票证。(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综上所述,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