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

    一朵午荷

    洛夫

    A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

    “此话怎讲?”

    “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与欣赏荷有啥关系?”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其实我和你都不是好辩的人,因此我们的结论大多空洞而可笑,但这次却为你这句淡然的轻责所慑服,临别时,我除了报然一笑外,还能说些什么呢?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历史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画廊的观众不多,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

     “快过来看!”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我挨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臂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浙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球也越施越大,投弱的技杆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员,由旋转而左摇右光。这险万分,我们的眼睛越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根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挥手告别,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B

    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另一个秋末的下午。

    十月的气温仍如江南的初夏,午后无风,更显得有点焕热。偶然想起该到植物园去走走,这次我是诚心去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十来分钟的路程居然走出一掌的汗。

    噫!那些荷花呢?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袭来。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

    众荷喧哗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

    我向池心

    轻轻扔过去一粒石子

    你的脸

    便哗然红了起来

    其实,但是我还真不明白它的脸为什么会顿然红了起来,也记不起扔那粒石子究竟暗示什么,当然更记不起我曾对它说了些什么,总不会说“你是君子,我很欣赏你那栉风沐雨,吃污泥而吐清杳的高洁”之类的废话吧?人的心事往往是难以牢记的,勉强记住反而成了一种永久的负荷。现在它在何处,我不得而知,或下坠为烂泥,或上升为彩霞,纵然远不可及,但我仍坚持它是唯一曾经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朋友,这不正足以说明我决不是只喜欢欣赏他人孤寂的那类人吗?

    午后的因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乙)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白昼与黄昏,池里与池外,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了,

    想到这里,我竟有些报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耻,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朋友,这点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全人的赏与翠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垫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全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扑尘土,站起身来,心口感到很闷,寂寞真是一种病吗?绕着荷池走了一圈后,舒服多了,绕第二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放眼四顾,仍只见青荷田田,什么也没有看到。是迷惘?是殷切期盼中产生的幻觉?不甘心,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子,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吗?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减)

    1. (1) 【阅读思考】

       “我”两次观荷,看到荷花的形态以及“我”的心绪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A

      B

      观荷时间

      去夏九月

      今年十月秋末

      环境特点

      喧嚣

      荷的形态

      挺拔、矫健、妩媚

      孤绝

      “我”的心情

    2. (2) 在记录第一次观荷时,作者引用了“我”和“你”的争辩;在第二次观荷时,作者引用了自己《众荷喧嚣》中的诗句。两处引用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要分析。
    3. (3) 作者用“我真正懂得荷”联结了两次观荷的经历,你认为作者在第二次观荷中,真正懂得“荷”了吗?请结合甲、乙、丙画线处文字,发表看法,并简要阐述理由。
    4. (4) 老师准备将这篇文章作为语文教材某个单元的拓展材料展开学习。你认为收入哪个单元比较合适?请联系以下单元导语与已有课文,结合本文,阐述你的收录理由。

      七下第五单元

      单元导语: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部分课文:《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

      八上第四单元

      单元导语:学写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课文:《白杨礼赞》《背影》《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昆明的雨》

    5. (5) 【策略提炼】用比较法阅读散文时,可采用哪些具体的策略?结合上述阅读实践,加以概括。
    6. (6) 【辨析拓展】比较法适用于小说阅读吗?请作出判断,并选择下列名著中的两部阐述你的理由。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简·爱》C.《骆驼祥子》D.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