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A)。刿曰:“未可。”下视(B)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 , 督朱然、潘璋等五万人拒之。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 , 且观之。 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逊上疏欲击备。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 , 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等首,破(C)四十馀营。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有删改)

    【注释】①逊:陆逊,三国吴孙策婿,杰出的军事家,历任东吴大都督、丞相。②假节:授予符节。③连围:连接营盘。④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境。⑤谲(jué):欺诈,诡诈。⑥更:经历。⑦干:进犯。⑧掎角:分兵牵制和夹击敌人。⑨一尔势成:顷刻之间火势形成。

    1. (1)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联系常见成语

      未能远

      参考文言现象

      公将

      迁移课内字词

      揣之必有巧

      根据语境推断

      各持一把茅

    2. (2) “其”“之”作人称代词时,均是第三人称,有时活用为第一、二人称代词,但在用法上稍有不同。“其”可作主语,译为“他(们)或它(们),也可作定语,译为“他(们)的”“它(们) 的”:“之”只能作宾语,译为“他(们)“它(们)”,不能译为“他(们)的“它(们)的”。请你根据题目将“之”“其”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B.  C. 

    3. (3) 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备 知 其 计 不 可 乃 引 伏 兵 八 千 从 谷 中 出 。

    4. (4) 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 (5) 甲文中两次写到“刿曰:‘未可’”,乙文中也写到“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可以看出曹刿和陆逊两人性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6. (6) 用兵之道,大有学问。请你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赢得战争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