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苋菜是一年生C4草本植物,耐热不耐寒。为探究温度调控苋菜光合作用的机制,研究人员对不同处理下苋菜株高、叶绿素含量、PEP羧化酶表达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处理3d

    处理6d

    苋菜株高/cm

    叶绿素含量/(mg·g-1

    PEP羧化酶相对表达量

    苋菜株高/cm

    叶绿素含量/(mg·g-1

    PEP羧化酶相对表达量

    25℃(对照)

    13.67

    36.66

    0.996

    15.4

    36.97

    1.078

    20℃

    13.2

    36.13

    1.196

    14.1

    36.07

    1.936

    15℃

    12.77

    34.06

    1.175

    13.07

    32.42

    2.609

    10℃

    12.3

    32.86

    0.722

    12.37

    .31.48

    0.857

    注:对照组25℃以下温度的均属于低温,离体叶绿素由于缺少膜系统,强光下容易反应分解。

    1. (1) 在苋菜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承担着的功能。植物光合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为测定叶绿素含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打孔器取20片1cm2小圆片→剪碎后装入25mL容量瓶→用定容后置于暗处24h→在光(红光、蓝紫光)照射下测定提取液吸光值并计算叶绿素含量。上述操作中,将容量瓶“置于暗处”的原因是
    2. (2)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根据表格的实验结果,分析低温影响苋菜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3. (3) 10℃处理时苋菜植株基本停止生长,且在10℃以下苋菜种子发芽困难,这与种子内(填植物激素)含量升高有关。
    4. (4) C4植物能够利用大气中浓度很低的CO2 , 并且使C4集中到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供维管束鞘细胞内叶绿体中的C3途径利用,相关物质转化见下图:

      ①温度可通过影响酶的(答出两点)来调控植物光合作用。

      ②)根据上图,可知PEP羧化酶的作用是实现卡尔文循环中的步骤。20℃、15℃处理下,PEP化酶表达量均上升,但维管束鞘细胞内暗(碳)反应速率仍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