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 1. 同学们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搜集到一本1953年出版的连环画,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如图是连环画的封面,书名中的“社”指的是( )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 .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 . 包产到户的生产组织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1956年,全国有灌溉设施的耕地达5.4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2.7%。这一情况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 .  农业机械生产的推广 B .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C . 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 D . 水网密布的自然优势
  • 2.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材料意在强调(    )
    A . 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B . 农业合作化落后于工业化 C . 土地改革存在严重不足 D . 人民公社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下列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合作化 C . 人民公社化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