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图1:能解释人在喝碳酸饮料时会打嗝现象 B . 图2:能解释打开啤酒瓶的瓶盖听到“咝”的一声,有气体冲出现象 C . 图3: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 . 图4: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蒸发溶剂前乙是不饱和溶液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已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60

    9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硝酸钾

    21.2

    31.6

    45.8

    64

    110

    203

    246

    氯化钠

    35.8

    36

    36.3

    36.4

    37

    38.5

    39.8

    某硝酸钾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 溶液甲一定硝酸钾的热不饱和溶液 C . 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至少是16.15g D . 若固体丙硝酸钾,则溶液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等于溶液乙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2. 将t℃时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质质量减小 B . 溶液仍为t℃时的饱和溶液 C . 溶质在t℃时的溶解度不变 D . 溶液质量不变
  • 3. 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 蒸发掉1 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 . 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 .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 . 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