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最早的甲骨文的“乐”字是用【丝】与【木】组合在一起的。木头上配上丝弦,那是什么?不就是一张“琴”吗?在樂字的头上再加个草字头,就变成了藥字,我们今天简化成“药”。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药”和“乐”同等的重要。

    乐者,药也;乐者,悦也。生活中,疲惫、烦躁、悲伤、焦虑……会时常光顾,扰乱我们原本计划好的节奏。当你遭遇这些负面情绪的侵袭,但尚且没有严重到需要看心理医生时,不妨听听音乐。它们或许能唤醒被你体内遗忘的能量哦!有网友分享说,自己眼干难受时,听了两首养肝音乐后,眼睛变得湿润多了;还有人说,自己肠胃不舒服时,听了《青花瓷》《菊花台》后,感觉肠胃立马开始运转了。

    当下有一种受年轻人热捧的新型养生方式-“音乐疗法”。音乐治疗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它主要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心理健康。具有成本小、易获取、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受场地限制小等特点,适用于各类人群。

    【材料二】

    音乐的功能众多,对多数人而言,聆听音乐是缓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究其内部机制:

    其一,音乐不仅可以表达情绪,而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音乐由此辅助人们将注意力从焦虑情绪本身转移到令人愉快的事物中。

    其二,焦虑情绪引发的生理不适,音乐可以有效对抗不适感传给大脑的信号,生理不适得到缓解,心理状态随之改善。

    其三,音乐直接作用于主管情绪的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中枢,对人的情绪进行调节。基于此,人们通常选择聆听音乐缓解焦虑情绪。

    除此之外,音乐还能够刺激到像前额叶皮层、运动感觉皮层等大脑区域,让我们跟着音乐进行身体律动、对音乐有情绪上的反应。

    当然,并非全部音乐都能达到理想效果,音乐能否缓解焦虑情绪受多重因素影响。

    【材料三】

    选择何种音乐进行音乐治疗呢?这需要针对治疗对象存在的问题选择匹配的音乐。

    一是根据音乐节奏和旋律进行选择。音乐节奏影响生物节律,音乐旋律影响情绪起伏。譬如,具有节奏和旋律线稳定、音量变化小等特点的轻音乐可以稳定情绪,放松和缓解焦虑。

    二是根据音乐的形式进行选择。不同的音乐形式给人不同的听觉体验,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譬如,独奏独唱形式的音乐贴近个人感受,易引发人心中的孤独感。而合唱、合奏、有和声的音乐,则给人陪伴感,让人产生共鸣,逐渐产生表达欲,这样的音乐能引发人心中的社会支持感,增强集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负面情绪。

    三是根据音乐的力度进行选择。音乐力度的增强可引发情绪的逐渐高涨,让人从萎靡失落的情绪状态中摆脱出来。譬如,鼓声可以改变生物节律,具有振奋人心、给人力量等作用,所以人在情绪低落、需要肯定和支持时,可倾听有鼓声或者打击乐器的音乐,给自己以信心。

    【材料四】

    音乐治疗实施步骤图

    (以上材料根据《大众心理学》相关资料改编)

    1. (1) 下列诗句中,与音乐无关的的是(   )
      A .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B .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C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2. (2) 根据材料二,在表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音乐缓解焦虑的内部机制

      直接作用于主管情绪的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中枢,调节人的情绪。

    3. (3) 小张同学考试前出现了焦虑情绪,请你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告诉他如何用“音乐治疗”来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