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物质科学(一) / /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 1. 小科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根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然后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B的边缘画圆(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A到玻璃板的距离LA , B到玻璃板的距离LB , 多次改变A 的位置,得到三组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蜡烛和像到平面镜距离

    次数

    1

    2

    3

    平均

    LA/cm

    4.00

    5.00

    6.00

    5.00

    LB/cm

    4.00

    5.00

     6.00

    5.00

    1. (1) 如图甲,小科仅将图甲中玻璃板从M的位置水平向右移至 N的位置时,蜡烛A 的像随之移动(填“会”或“不会”) 。
    2. (2) 拿走蜡烛B,将一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
    3. (3) 小科将三组数据取平均值,得到LB和LA的平均值相等,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请判断该数据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