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物质科学(二) /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 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 1.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一)。

    现象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 (1) 图一为a粒子轰击金箔时的运动轨迹,请在图一中补全A 处a粒子的后半段大致运动轨迹。
    2. (2) 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a粒子数量,得到如图二,其中能说明“原子内存在一个质量很大的原子核”的数据是点(用字母表示)。
    3. (3) 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产生了两种新粒子——氧原子和另一种粒子,其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4. (4) 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原子示意图中,属于同位素原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