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柑橘酸腐病是由白地霉引起的柑橘贮藏期常见的病害之一。抗菌肽是一种抑菌活性强、无环境污染的生物多肽,目前已用于多种农业病菌的防治。研究人员研究了抗菌肽对白地霉的抑菌效果,并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基因工程合成抗菌肽时,基本流程为:克隆目的基因→导入枯草杆菌→筛选菌种→诱导抗菌肽表达→分离纯化→功能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将温度冷却至55~60℃的目的是
    2. (2) 白地霉从柑橘中获得其生长繁殖所需的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3. (3) 为研究抗菌肽对白地霉的抑菌效果,现用无菌打孔器在果实相同部位打孔,每个打孔处接种相同体积的处理液,比较15天后的病斑直径。各组处理及结果见表。

      组别

      1

      2

      3

      4

      5

      接种处理方式

      接种一定体积的病原菌孢子悬浮液

      抗菌肽溶液与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混合后直接接种

      先加入抗菌肽溶液,2h后接种病原菌孢子悬浮液

      X

      抗菌肽溶液与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混合,培养2h后接种

      15天后病斑直径/mm

      41.3

      13.9

      29.3

      28.7

      11.2

      表中数据表明抗菌肽对白地霉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与抗菌肽、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接种顺序有关,表中X为。与第2组相比,第5组抑菌效果更好的可能原因是

    4. (4) 一般情况下,电导率和离子浓度呈正相关,通过测量溶液电导率可以反映出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研究人员将白地霉孢子与抗菌肽在无菌水中混合,测定电导率,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电导率,结果发现电导率明显升高,据此推测抗菌肽抑制白地霉孢子的作用机制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