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阅读 / 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 1. ____

    祝允明是明代书法家,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性格豪爽,疾恶如仇。

    有一位知府的儿子,不学无术,又自以为是。有一天,这位少爷写了一篇文理不通的文章,知府看了喜不自胜,到处炫耀自己儿子的“才华”。好多帮闲文人也帮助吹嘘,有人提出一定要请祝允明来给文章题字。

    请帖送到了祝允明家,祝允明也不推辞,看过文章,提笔写下了两行诗句:“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知府看后,大喜,帮闲们也说好好好,真乃诗文合璧,交相辉映。

    不久,这事被唐伯虎知道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一个朋友不解,唐伯虎便给他解释清楚了。

    祝允明与唐伯虎是好朋友,有一年,两人一同到杭州游览。这事被杭州太守知道了,太守想请祝允明在一幅古画上题字,但与祝允明不熟,于是便请与自己熟识的唐伯虎来疏通此事。

    这太守为人吝啬贪财,祝允明想借此机会教训教训他,于是提出要三百两银子做润资。太守只给了一百两。祝便打定了一百两的主意来回敬。

    这幅画叫作《柳堤送别图》,画面上曲曲折折的河堤,四面皆是柳树,小船待发,河岸上一女子正与人依依惜别。祝允明沉吟片刻,便在画的上方写了如下几句:“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写毕,便派人将画还给了太守。

    太守一看就急了,这叫什么玩意儿,急忙派人把唐伯虎找来。唐伯虎一看,也觉得祝兄闹得过分了,答应与祝允明交涉此事。

    祝允明见到唐伯虎以后竞然笑了,理直气壮地说:“我的题诗照例是三百两银子。他只给了一页两,我能给他写这么多。就很对得住他了。如果他照三百两银子给,我就把诗补齐,包他满意。”

    唐伯虎只好把这意思转告给太守,太守虽然心疼银子,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屈就答应;否则,画毁了,就更亏了。

    祝允明按约来到太守家,坦坦荡荡收下银子,便开始挥笔续诗,不一会儿,续诗写完了,众人观看,只见画面上写道:“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任你南北东西,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郎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一声声:‘不如归去!’”

    几句续诗,便把全诗激活,把原本开头几句平淡的诗句也变得有了意义。全诗成了一首带有元曲情调的婉约缠绵的离愁别绪的佳作,入情入景,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拍案叫绝。

    乔乔所在的小组准备将这个故事拍摄成短视频,请你帮她完成策划。

    1. (1) [视频标题]好的视频标题能快速抓取注意力。请你草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2. (2) [抓住细节]理解句子意思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文章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与成语____的意思一致。
      A . 物有所值 B . 货比三家 C . 锱铢必较 D . 此地无银三百两
    3. (3) [故事情节]梳理故事情节,才能把握视频重点。请你完成下面表格。

      故事梗概

      主要人物特点

      拍摄时长

      分镜头数

      祝允明给知府儿子题字

      祝允明

      1分半

      3


      祝允明

      3分钟

      6

    4. (4) [斟酌台词]请你结合画横线句子及文章内容,帮唐伯虎选择合适的台词( )
      A .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象,称赞那位少爷的文章花团锦簇,辞藻华丽。 B . 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写得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离题万里。 C . 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还欠火候;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需要有人带一带,才能一飞冲天。 D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的是太守和帮闲文人心性不坚,人云亦云,讽刺他们为权贵折腰。
    5. (5) [细化旁白]结合文章内容,请你为《柳堤送别图》的题词写旁白,说说这首诗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