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注]①渎:水沟。

    材料二:

    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祀之者。县令秘书丞王兢始作祠堂,求文以为记。

    谨按《史记》,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此知庄子之粗者。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为法耳。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门者难之。其仆操棰而骂曰:“隶也不力。”门者出之。事固有倒行而逆施者。以仆为不爱公子,则不可;以为公子之法,亦不可。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正言盖无几。至于诋訾孔子,未尝不见其意。其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聘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

    然余尝疑《盗跖》《渔父》,则若真诋孔子者。至于《让王》《说剑》,皆浅陋不入于道。反复观之,得其《庄子·寓言》之意,终曰:“阳子居西游于秦,遇老子。老子曰:‘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太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其往也,舍者将迎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去其《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以合于《列御寇》之篇,曰:“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庄子之言未终,而昧者剿之以入其言。余不可以不辨。凡分章名篇,皆出于世俗,非庄子本意。元丰元年十一月十九日。

    (苏轼《庄子祠堂记》)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以至A于B其身C皆以为D一家E而F孔子G不与H其尊之也至矣。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使厚币迎之”中,第二个“使”意为“使者”,“币”意为“财物、礼物”。 B . “大抵率寓言也”中的“率”与“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中的“率”含义不同。 C . “以为事公子之法”中的“事”与“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中的“事”含义不同。 D . “未尝不微见其意”中的“微”与“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中的“微”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子擅长借助寓言,婉曲答意。材料一就是借助“牺牲之牛”的故事来说庄子不乐意为官的道理。 B . 材料二第二段用楚公子的寓言故事证明自己的观点,避实就虚,以虚证实,运笔灵活多变,无板滞之感。 C . 苏轼不仅阐明了庄子究竟是赞同还是诋毁孔子的论题,还考证了《庄子》的内容,认为后人“分章名篇”不符合庄子本意。 D . 材料二不像一般的“记”那样详细记叙描写庄子祠堂的相关情况,而是从一开始就评论庄子,表达作者对庄子思想的独到见解。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②庄子之言未终,而昧者剿之以入其言。

    5. (5) 材料二中,司马迁与苏轼分别认为“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概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