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
  • 1. 为无色结晶,有毒;水中的溶解度为35.7g(20℃)、58.7g(100℃)。实验室用毒重石(主要含 , 及少量等杂质)经过加工处理,可制得晶体。其实验步骤如下:

    I.样品分解:称取a g毒重石矿粉于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溶液,90℃下加热搅拌2h,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

    II.除: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Ba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过滤。

    III.结晶:将步骤II的滤液经过①,②,抽滤,用冷水和乙醇各洗涤晶体2~3次,自然晾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I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2. (2) 步骤II检验是否完全沉淀的方法是;在过滤中,下列仪器必需用到的是(填仪器名称),与普通过滤相比,步骤III抽滤的优点是

    3. (3) 完善步骤III的实验步骤:“经过,抽滤”。
    4. (4) 样品分解时,不选用酸性更强且等量的盐酸溶液替代溶液,可能的原因是
    5. (5) 纯度的测定

      某学生查阅资料: , X代表等,代表的阴离子,设计如下纯度测量方案:

      步骤I.准确称取粗品并用20.0mL水溶解。

      步骤II.用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

      步骤III.重复滴定2~3次,记录每次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①滴定时采用下图所示的侧边自动定零位滴定管,结合该装置的使用说明书分析其优点

      ②下列选项所涉及内容会导致含量的测定值偏高的是(填序号)。

      a.未干燥锥形瓶        b.标准溶液久置部分失效

      c.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d.杂质可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