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集体与社会 / 社会规则 / 预防犯罪的做法
  • 1. 16岁的小李结识了社会上吸毒贩毒的不良朋友,出于好奇和贪图小利的心理,开始吸食毒品,并向他人贩卖了两小包毒品氯胺酮(俗称“K粉”),后被公安机关查获,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要提高辨别能力,慎重结交朋友    
    ②要增强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

    ③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贩卖毒品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近日,某地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饮食店向未成年人售卖酒类案。涉案饮食店已被责令整改违法行为,并受到行政处罚,没收其违法所得204元,罚款45000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商家向未成年人出售酒水危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

    ②市场监管部门开出罚单,体现了行政机关公正司法

    ③商家被处以罚款警示商家要增强法治意识,守法经营

    ④未成年人要充分认识烟酒的危害,远离各种不良诱惑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2. 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
    A . 同学甲: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属于犯罪 B . 同学乙: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为犯罪 C . 同学丙:犯罪必然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D . 同学丁:违法就是犯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它们的本质特征
  • 3. 某男子无视伦理亲情,挑战法律底线,利用、教唆17岁侄子贩卖毒品,被判死刑,其侄儿也被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面对毒品和毒品犯罪,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时刻保持警惕,打击毒品犯罪②增强防范意识,拒绝毒品诱惑

    ③认清毒品危害,学会保护自己④学习禁毒知识,远离违法犯罪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