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节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②突怒偃蹇(yǎn jiǎn):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山势高峻。④冲(chōng)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⑤熊罴(pí):棕熊。⑥瀯瀯(yíng yíng):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⑦匝(zā)旬:满十天。

    1. (1) 参考表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词。

      文言字词

      方法提示

      解释

      潭中鱼百许头

      查阅字典法:

      ①允许 ②可以 ③值得,应该 ④副词。表示估计,相当于“大约”。

      (填序号)

      课内迁移法:好之者不如之者

      不可久

      文言知识积累法:古今异义(“居”的今义:住;古义:

      熙熙然回巧献技

      成语关联法:世瞩目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3) 请用“/”给乙文画线句断句。

      不 匝 旬 而 得 异 地 者 二 虽 古 好 事 之 士 或 未 能 至 焉。

    4. (4) 【甲】【乙】两篇均出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构思精妙,【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写出了水很清澈,【乙】文中“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运用①(修辞),写出了山石具有奇、多的特点。柳宗元山水游记不仅描写了景色,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感。【甲】作者写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描绘中,抒发②;乙文写被人舍弃的小丘却有奇丽的景致,在感慨小丘命运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③,使得游记类散文有了更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