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①“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唱着这个歌,即使并无离别之感的人,也会感到在同样的月光之下,人心的欢乐和哀愁全不一致。如果是独居家中的妇人、孤栖在外的男子,感动当然更深。回想团圆的欢乐,虽然头顶上不一定有弯弯的月儿,总不免簌簌地掉下泪来。这些人的感动可以说是从文艺鉴赏而来的。可见文艺鉴赏不是只属于学者或者文学家的事,我们应学会文艺鉴赏。

    ②文艺鉴赏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还能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③那么怎样进行文艺鉴赏呢?

    ④首先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要研究、考察,这样才可以走上文艺鉴赏的途径。文艺中间讲到一些事物,我们就得问:作者为什么要讲到这些事物?文艺中间描写风景,表达情感,我们就得问:作者这样描写和表达是不是最为有效?我们不是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不是说了个“不好”就算,还要说得出不好在哪里。这样,从好的文艺得到的感动自然更深切。文艺方面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也会觉察出来。

    ⑤鲁迅的《孔乙己》,现在小学高级和初级中学都选作国语教材,读过的人很多了。匆匆读过的人说:“这样一个偷东西被打折了腿的瘪三,写他有什么意思呢?”但是,有耐心去鉴赏的人不这么看,有的说:“孔乙己说回字有四样写法,如果作者让孔乙己把四样写法都写出来,那就索然无味了。”有的说:“这一篇写的孔乙己,虽然颓唐,却处处显示出他所受的教育给与他的影响,绝不同于一般的瘪三,这是这一篇的出色处。”有一个深深体会了世味的人说:“我以为最妙的文字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个话传达出无可奈何的寂寞之感。这种寂寞之感不只属于这一篇中的酒店小伙计,也普遍属于一般人。‘也便这么过’,谁能跳出这寂寞的网罗呢?”

    ⑥可见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⑦这些晶莹的宝石不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

    ⑧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其缘由在此。否则明明已经知道那文艺中间讲的是什么事物了,为什么再要反复阅读?可见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成长起来。

    ⑨其次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

    ⑩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选自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有删改)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⑤段中列举了“有耐心去鉴赏的人”的三种看法,他们的鉴赏角度分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作品的社会意义。 B . “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的原因是好的文艺能激发赏美的兴趣,能开阔视野,能充实经验。 C . 文艺鉴赏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欣赏文艺作品中的精华,另一方面是摒弃文艺作品中的糟粕。 D . 以看电影为例,有些人为电影中生离死别的场面而流泪;另一些人对于某景物的一个特写、某角色的一个动作点头赞赏不已。前者比后者鉴赏水平高。
    3. (3)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下面的材料可以充当哪段的论据?请阐述理由。

      脂砚斋经常研读《红楼梦》并做批注,读到第一回“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何来……大荒山无稽崖……”时,脂砚斋做批语道:“大荒山,荒唐也;无稽崖,无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