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A)。”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C)。”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荆庄王:楚庄王。②洫(xù):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

    1. (1)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结合字形推测

      则民上矣

      联系常见成语

      迁移课内字词

      荆庄王欲

      根据语境推断

      则民力

    2. (2) 请将“焉”“矣”“也”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B. C.

    3. (3) 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4. (4) 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 (5) 从[甲]文鲁国取胜和[乙]文陈国失败中可以看出,要想战争取得胜利主要因素是: 。
    6. (6) [甲]文中鲁庄公和[乙]文中荆庄王的相似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