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1. 甲午战争之后,张之洞在“奏议”中提出九条自强措施(内容见下图)。其主张(    )

    一、宜练陆军;六、宜速讲商务;

    二、宜亟练海军;七、宜讲求工政(即发展物理、化学、机械制造等);

    三、宜亟造铁路; 八、宜多派游历人员;

    四、宜分设枪炮厂; 九、宜预备巡幸之所。

    五、宜广开学堂;

    A . 是对洋务救国思想的延续 B . 与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一致 C . 体现了浓厚的实业救国色彩 D . 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1862年8月清政府 鉴于“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 ,方不受人欺蒙”。清政府这一认识推动( )
    A . 创建京师大学堂 B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C . 设立京师同文馆 D . 创办清华学堂
  • 2.  王韬在《锼园尺膜》指出:“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以器胜,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与王韬的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
    A . 魏源 B . 康有为 C . 孙中山 D . 张之洞
  • 3. “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也。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____,而____,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与文中横线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 .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