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工艺,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

    经济

    合作社

    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

    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O.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一一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探究二: 

    [民族团结篇]

    [材料一] 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材料二]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时指出,回顾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的基本方略,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这就是始终不渝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始终不渝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祖国统一篇]

    【材料三】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1. (1) 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哪一会议?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2. (2) 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 (3)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 (4) 图中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是指什么? 
    5. (5) 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6. (6) 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7. (7) 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台湾回归后和港澳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