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韩愈诗文联读

    〔甲〕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节选)

    〔唐〕韩 愈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①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②之徒岂尽除去? 四海岂尽无虞? 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 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③辞焉:唯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

    (选自《韩愈全集》,有改动)

    〔注释〕 ①近:文中指与周公接近。②欺负:欺诈背弃。③阍(hūn)人:守门人。

    〔乙〕题张十一①旅舍三咏·榴花

    〔唐〕韩 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选自《韩愈全集》)

    〔注释〕 ①张十一:诗人好友。作此诗时,诗人和他俱被贬谪。

    1. (1) 结合文意,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A . 不饱 B . 之不能尽其材 C . 设酒杀鸡作
    2. (2) 结合文意,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虽不以希望盛德( )

      A . 力不 B . 为外人道也 C . 不出户
    3. (3) 下列对《马说》与甲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养马人不能识别千里马。 B . 《马说》第二段的三个“不”字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 C . 甲文中,韩愈语气诚恳,苦求哀怜,希望能得到宰相任用。 D . 甲文将今之宰相与古之周公作对比,指出了宰相的错误态度。
    4.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5. (5) 参照示例,结合上下文,谈谈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示例:其真无马

      分析:“邪”,同“耶”,相当于“吗”,表示诘问语气,表达了对喂马人不能识别千里马,反而摧残千里马的愤懑。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

    6. (6) 结合《马说》与甲文,分析韩愈创作《马说》一文的原因。
    7. (7) 乙诗与《马说》的写作手法和所抒发的感情是否有相似之处? 请结合甲文和乙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