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世界近代、现代史 / 资产阶级的统治与无产阶级的斗争 /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 1. 有学者认为,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这样的对手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冲击。为此,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有识之士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进行了一次制度变迁。下列有关这一“制度变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目的:学习西方,富国强兵 B . 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C . 作用: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 局限性:保留农奴制残余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 . 美国南北战争 B . 俄国十月革命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俄国l861年改革
  • 2.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是(   )
    A . 实现富国强兵 B . 废除俄国封建制度 C . 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D . 解放农奴助其致富
  • 3.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比很大,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在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战败。这些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材料反映了( )
    A . 农奴制改革迫在眉睫 B . 俄国亟须进行工业化改革 C . 俄国热衷于对外征战 D .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