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稳态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1.  某同学将一小瓶酵母菌母液平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各组进行不同的处理,丙组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酵母菌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甲组可能放在低温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新陈代谢弱、繁殖能力低 B . 乙组在培养过程中可能更换了培养液,再继续培养 C . 利用台盼蓝只能进入活细胞的特性,统计被台盼蓝染色的酵母菌数,使数据更加准确 D . 和本实验设计不一样,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只需要实验组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某同学用台盼蓝染色法对酵母菌进行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细胞计数板常用于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 B . 计数酵母菌时,先滴加样液再盖上盖玻片会导致计数结果偏低 C . 滴入样液后轻轻振荡计数板,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D . 对活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统计被染色的酵母菌
  • 2. 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改变培养液的pH,则酵母菌种群的K值会变化 B . 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C .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进行准确计数 D . 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 3. 某同学完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图 1 为利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实验第 6 天对酵母菌培养液稀释 100 倍后的统计结果。图 2 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第 6 天(图 1)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 5×108 个/mL B . 在血细胞计数板一侧滴少量样品液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 C . 取样时从静置的培养液底部吸取,会导致数据偏大 D . 图 2 中 de 段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营养物质的消耗、pH 的改变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