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 1.  1952年某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短期包工制:即在某一件短期农事活动上,定出每亩地所需工作数量和质量标准,将全社土地分给各生产组,按此标准完成。1953年实行季节包工制,1954年根据前两年包工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实行常年包工包产制,将全社土地分配给各生产组完成全年任务。这些举措意在( )

    A . 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 . 助力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 . 探索集体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D . 突破农村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1950年,中国的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内陆省份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
    A .   已着手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B .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 . 铁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凸显 D .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初见成效
  • 2. 1953年沈阳市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170多个国营和地方国营企业参与了竞赛,其中有95个单位提出在完成国家计划基础上增产节约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同年鞍钢各生产厂矿也制订了增产节约8500亿元的计划。此类增产节约竞赛(    )
    A .   出现了冒进主义的倾向 B . 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 C .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 . 响应公私合营国家号召
  • 3. 下图海报由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上海市推销委员会于1950年1月绘制。当时创作这幅海报意在( )

    A . 号召青年积极参军支前 B . 倡导银行储户购物消费 C . 动员民众支援国家建设 D . 打击投机商人倒卖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