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溜索》,完成后面题目。

    揣摩文章语言特点。

    1. (1) 第1段:“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了一下马”,这里的“磕”能不能换成“打”?为什么?
    2. (2) 第5段:写峡谷的陡峭:“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绝壁”本来是静止的,作者却用了一个“飞快地”,这是化静为动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3. (3) 小说写汉子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小”字,找出来仔细体会“小”字的妙处。

      ①第一次:写精瘦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

      ②第二次:“三个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

      ③第三次:“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4. (4) 第2段:“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句话加以分析。
    5. (5) 第23段:“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句话加以分析。
    6. (6) 小说第6段写“我”在怒江峡谷前的紧张畏惧;第18﹣22段写“我”溜索的具体过程,纵观全文,是什么表现手法?“我”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7. (7) 小说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谈谈“我”的作用。
    8. (8) 怎样理解第3自然段“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中的两个“懒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