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589年,隋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统一。因此,隋的统一具有划时代意义,成为随后持续300多年统一局面的起点,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奠定坚实基础。

    ——整理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隋文帝在位期间,京城及各地的粮仓,大的可储粮千万石,小的也可储粮几百万石,都储满了谷物。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国库中,储存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他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材料三:炀帝此举(指修大运河),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于慎行《谷山笔塵》

    材料四: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隋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反映了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发展状况如何?这种状况与大运河的开凿有何联系?
    3. (3) 材料三中于慎行认为隋炀帝修大运河是“不仁而有功者矣”,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4. (4) 据材料四“流星”一词的理解,请概括隋朝历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