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预学一阅读“知识卡片”中关于古体诗的介绍,结合三首诗歌,试着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并按要求反复吟诵,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卡片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人称唐代形成的格律严密的诗歌为近体诗,而将唐以前的各种体裁的诗以及仿照唐以前的诗体写作的诗称为古体诗。古体诗在平仄、句数等方面不像近体诗那样受到格律的严格限定,因而吟诵时行腔使调比较自由,表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的音乐美。

    1. (1)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本课中,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结尾的诗句“ , ”,再如《卖炭翁》第二节中的诗句“, , ”,都是长短相杂的。
    2. (2)  古体诗在平仄上没有严格的规定,体现出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也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比如《石壕吏》的韵脚就随着思想内容而转换,尤其是中间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体现内容上的多次转折,暗示石壕吏的步步逼问,突显老妇的走投无路;又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第一段属于一韵到底,押“ao”韵,韵脚有“ ”“  ”“ ”“ ”“”等字。 而到第三段就经历了由“e”韵到“ie”韵再回到“e”韵的换韵过程,韵脚由“色”“黑”到“铁”“裂”再回到“彻”。 请你反复诵读《卖炭翁》,找到一两处押韵或换韵的诗句并写下来: 。
    3. (3)  古体诗有别于一般诗歌,特别讲究韵味。吟诵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在关键的字词处,尤其是变换句式和韵律之处进行一些变化,如适当停顿、延长字音等,以产生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效果,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不妨试试看!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请你诵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这两首诗,摘录原文或注释中最能反映社会现实的一两处字词或句子,抄写在横线上,并做简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