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 1.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 (1) 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纯。请将上述操作进行合理排序:计算、(填序号)。
    2. (2)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mL。20℃时提纯 9 g粗盐,若已知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填“10 mL”“25mL”或“100 mL”)规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理由是
    3. (3) 操作②中,当蒸发皿内出现时应停止加热;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目的是
    4. (4) 操作③中两个托盘各放一张干净、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纸片的作用是
    5. (5) 请改正操作④中的错误:。如图制作过滤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目的是;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一种);正确操作后得到的精盐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6. (6) 老师建议在溶解和过滤之间增加“溶液静置”的步骤,其目的是
    7. (7) 实验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称量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8. (8) 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计算的精盐产率:

      组别

      1

      2

      3

      4

      精盐产率

      75%

      65%

      88%

      72%

      老师对各组的评价是第3 组结果偏高,其他结果都偏低,于是各组分别讨论本组的误差,所找原因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B . 2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C . 3 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 D . 4组:称量精盐时只有左盘垫了纸
    9. (9) 从 NaCl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看,在结晶过程中,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理由是。 
    10. (10) 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如 MgCl2、CaCl2 , 得到纯净的 NaCl,还需要依次用到 NaOH 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三种药品均过量),碳酸钠溶液也要过量的原因是;稀盐酸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