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宝水(节选)

    乔叶

    出门再看,余晖已尽。周围的山林已经有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靛蓝。没有路灯,只有家家户户露出的微光,映衬出暖调暮色。也不敢走远,便又到了村委会门口,这块地方并不宽展,此时却有了些空旷意味。

    在老槐树下看了好一会儿。我爬的最早的树就是槐树,自家院子里就有一棵。爬它只在五月,因上面有槐花。“槐花香,好嘴尝。”奶奶一说这话,就预兆着她想要开始蒸槐花了。①常常等不及她老人家慢工出细活,我只管三下两下蹿爬到树上,用手捋着槐花,一把一把地吃。柔嫩的花瓣就被我这么粗粗糙糙地吞到了肚子里。槐花的香并不顺溜,刚入口时是轻微的涩,然后才会泛起淡淡的甜。这甜是个慢性子,来得不烈,走得不急,我从树上下来好一会儿,用舌尖儿舔一圈儿唇,还有余味儿。

    张开胳膊趴到槐树上,真粗。树皮微凉。一疙瘩一疙瘩的凸起,像脚蹬子引诱着我往上爬,小时候的我爬树是把好手。现在还能爬吗?有多少年都没有爬过了,这老胳膊老腿。

    鞋是耐克跑鞋,轻便,防滑。左右看看,没一个人影儿。我抬起左脚,搭上一个树疙瘩,往上提劲儿,再把右脚搭上另一个树疙瘩,两手一高一低抱住树,涌动身体,一下,一下,终于够住了最低的枝丫,再提一把大劲儿,上到树上。

    稍微高了这么一点儿,看到眼里的景致也没什么不一样。不一样的是我。谁能想到我会在这夜里爬到这棵树上呢。我想着另外一个人,他远远地看见这树,看见夜色中树杈上黑黑的蠕动的一团,他会以为这是什么?

    漆桃花这几天开得正好。其实就是野桃花,宝水人却叫它漆桃花。它的粉是极淡的粉,阳光下远看时竟像是雪白的,近看才会察觉到它的粉,粉中还含红。五瓣,细长的花蕊,稍稍往里扣着,有些羞涩。开得最饱满时,一陈风吹来,就落成了桃花雪。几乎是同时,花柄和花托之间就萌出了小小的绿芽,叶子出来了。

    每次散步我都会折几枝插瓶。雪梅也有这个爱好,却比我插得讲究,每一瓶都能看得出轻重高低,疏密有序,俯仰得宜,如画一般,且定要白瓶子和玻璃瓶,越发衬着野野嫩嫩的好看。我夸她审美有天分,她腼腆一笑,说是网上学的。秀梅却只看重这漆桃花的果子.说到五六月份时就能长成,跟个小青枣子似的,就再也长不大。吃是不能吃的,以前这叫不中用,近些年却中了用,因为能成钱了。果子虽没果肉,那果核却好。秀梅还说,剥了皮,留着核,穿成手串,卖给游客,可不就成了钱?自从摸着了这个门路村里人一到时节就都去摘这野桃子穿手串,往云里村和云下村送货。

    野杏花跟着漆桃花的脚,开起来也是轻薄明艳,只是花期也短,风吹一阵子就散落了。和它一起开的山茱萸花期却长,乍一看跟黄蜡梅似的,只是比蜡梅的气势要大。它是树,开出来便是花树,不管大花树还是小花树都披着一身黄花,黄金甲似的,每个枝条每朵花都向上支棱着,十分硬气。云里景区有个景点就叫茱萸台,听说原来叫磨石坡的,后来发现有很多茱萸,就改叫茱萸台了。②导游词里说是王维来过。来没来过谁知道呢?孟胡子说,要想吃旅游饭,在地名上咱也得随行就市,这叫文化提升。

    白蒿也蓬蓬茏茏地长了起来。幼时我爱吃蒸白蒿。奶奶把白蒿一把把地掐回来,洗净后裹上面蒸熟,再浇上蒜汁,便满口鲜腴。其他也罢了,最能显手艺的是怎么裹那一层面,这层面需得匀匀的,还需得不厚不薄,厚了黏糊,薄了不够提香。奶奶裹的那层面,又润又糯,如雪下透出的春草色。

    抱着几枝漆桃花从坡上下来,碰到张大包正在房后看他的香椿树,树不少,却还瘦小,问他啥时候能来掰芽吃,他说还早。路过九奶家,老安正和九奶在院子里坐着,远远地跟我打了招呼。我便过去。问安嫂子呢,老安说刚挖了点儿荠菜,正在收拾。便高声喊了安嫂子手脚快点儿,先收拾一袋子出来呀。我也只好等着。说话间安嫂子到了跟前,拎了个塑料袋子,满当当的翠色,不容分说就塞过来。我也只好接着。回去包了一顿饺子,比以往吃过的荠菜饺子都鲜美。

    接下来就迷上了挖荠菜,一直挖到了三月三。这时节,山下的荠菜早就花开成了片,起了硬莲,就吃这一口来说已经算是老了,可山里的荠菜却还正是蓬勃壮嫩。三月三这天,荠菜是主角。③和福田庄一样,宝水也是要拿荠菜煮鸡蛋的,“三月三,荠菜煮鸡蛋,胜过仙灵丹”。这边还另有一种说法:三月三是荠菜花生日。这还是头一回听说。福田庄的说法是“二月二,龙头抬。三月三,生轩辕”。这么看来,黄帝和荠菜花原是同一天的生日?

    老安说,老规矩也是要戴荠菜花的。“戴了粮仓满,不戴少银钱”。戴自然是没人戴,却要放在灶边,说是防一年的虫蚁。那天我便冷水坐锅,放了几颗鸡蛋,又将荠菜连枝带叶地整棵盘进去,开火煮了几分钟,放了些盐,把鸡蛋皮儿挨个敲了缝,又小火煮了两分钟,过了凉水,剥了蛋壳,摆在青瓷盘里,又放了几枝带花的荠菜棵。白的雪白,青的淡青,绿的鲜绿,煞是好看,便拍了图发了朋友圈,顿时点赞纷纷。有几个朋友私信问在哪里忙什么,便干脆统一回复了,说在宝水村小住。有留言道,你这也是“升来升去升到农村”。这是豫剧《朝阳沟》里的唱词。④我回复道,嗯,是升到底儿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宝水村里现在还保持着蒸槐花、蒸白蒿、掰香椿、挖荠菜等乡村传统生活习惯,这展示了乡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巨大生命力。 B . “我”和雪梅喜欢用野桃花来插花,秀梅却想着穿果核手串赚钱,两种不同做法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后者看重物质利益的含蓄批评。 C . 磨石坡改名茱萸台,既因为此地茱萸花多,是当地的特色,又可能与王维有关,更是因为当地要吃旅游饭,需要提升名气。 D . 小说通过“我”在宝水的所见所闻,穿插相关回忆,在时序变化中叙说了节气背后对应的极具乡土气息的风俗文化。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使用动作描写,突出了“我”想吃槐花的急切心态,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物质的匮乏和生活的清苦。 B . 句子②表明当地对王维是否来过并未考证,作者采用疑问句的形式不露声色地讽刺了当地为挣钱乱打文化幌子的行为。 C . 句子③的俗语反映了当地人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也从侧面体现了当地百姓对庇佑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的迷信观念。 D . 句子④中的“升到底儿了”,既是“我”对朋友留言的调侃,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当下生活的自省态度。
    3. (3) “我”在叙事方面,对小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 (4) 乔叶的《宝水》获2023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中有“构造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形态,为乡土书写打开了新的空间”的评语,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