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维新运动
  • 1.  1898年,康有为在向光绪帝上呈的一书中指出“心思者主谋议,立法者也;手足者主持行,行法者也;耳目者主视听,司法者也。三者立以奉元首,而后人事举”。他的这一观点( )

    A . 对三权分立的西方政体有一定认知 B . 主张效法美国进行政治改革 C . 倡导顺应世界大趋势建立法治国家 D . 强调维新变法的历史必然性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强学会”。许多地方大员纷纷提出入会申请并主动捐款予以支持。直隶总督李鸿章主动提出捐款2000两银元并提出入会申请,但康有为以其签订了《马关条约》为由拒绝入会申请。反映出当时( )
    A .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B .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 C . 维新变法群众基础广泛 D . 地方官员推动制度革新
  • 2. 下表是近代中国官派、自费留日学生人数

    年份

    人数

    年份

    人数

    1896

    13

    1903

    1300

    1898

    61

    1904

    2400

    1901

    274

    1905

    8000

    1902

    608

    1906

    12000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政府对洋务运动大力支持 B . 与国外文化交流相当频繁 C . 不断寻求近代化转型路径 D . 政局变动扰乱了思想文化
  • 3. 1895年后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等组织,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呼吁建立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这表明当时(   )
    A . 知识分子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 B . 洋务派中体西用论完全被国人抛弃 C . 广大民众开始选举代表参与治国 D . 知识阶层具有改革政府体制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