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算起来,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左右。……正是这批事业,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个天地。这是一种真正的智力开发,它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并哺育出戊戌维新的成批志士……,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在这个过程中虽没有激昂的呐喊呼叫,但新的观念却借助于具体的事务和实例改变着人们世代沿袭的成见和信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晚清维新变法运动中,急剧的社会动荡,外来列强的种种欺凌,战败割地赔款,增开商埠,中国陷入民族危难中,显然它是晚清救亡图存的产物。在酝酿筹办期间,广采他国,特别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勾勒出近代中国的国家教育蓝图,并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大学之门,其开风气之先,树立了全国学堂之表率。

    ——陈滔娜、沈洁《京师大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大学之路探寻》

    材料三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推广状况。

    年代

    小学堂

    中等以上学堂

    女学堂

    教会学校

    1900年以前

    3

    7

    1

    7

    1900—1905年

    34

    13

    3

    3

    1906—1911年

    120

    16

    14

    3

    (注:创办年代不详者除外)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文化事业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成功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上海新式教育的发展状况。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学堂发展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