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王夫之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2. (2) 指出材料二中“新儒学”所属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体系的积极影响。
    3. (3) 依据材料三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家思想注入了哪些“时代气息”,并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