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维新运动
  • 1. 据学者研究,甲午战后,各省读书人自行联名上书有31件,共1555人次签名,另有135人次参加了京官们领衔的7件上书,其中包括康有为、梁启超领衔的广东80举人的上书。由此可知(   )

    A . 普通民众思想与政府理念渐趋一致 B . 康、梁的活动是上书链条中的一环 C . 维新变法拥有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D .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日落紫禁城》:“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A . 谭嗣同 B . 林则徐 C . 李鸿章 D . 陈独秀
  • 2.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
    A . 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B . 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C . 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 . 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 3. 某晚清人士曾说:“西人一天主,一耶稣,教会之名至盈千万……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欲删定六经,而先作《伪经考》,欲搅乱朝政,而又作《改制考》,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此言论主要反映出该人士 (    )
    A . 维护传统,政治立场保守 B . 古今贯通,力主中西兼容 C . 救亡图存,完全排斥西学 D . 启迪民智,破除迂腐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