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大脑在很多时候是很顽固的,无关对错,就是单纯的顽固。我们通常将这种顽固称为“证实偏差”。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某个预设立场或当你倾向于得到某个结果时,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偏离“公平”。我先入为主地认为你不错,那么你干什么都看起来不错;我看你着装得体、干净漂亮,那么你做起事来应该也是干净利落的:这些都是大脑骗人的方式。

    寻找头脑中既有立场的正面证据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技能,因为我们有强化自我意识的天性。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目的是测试“人在权威的震慑下,对于残忍的命令是会继续保持善良,还是会变得冷酷无情”。这位善良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是善良的,于是他设置了一个场景,随机挑选了一批实验对象,要求他们用电击的方式惩罚一名做错事的人。实验过后,他发现人们果然都很善良,多数人在面对权威的错误命令时不为所动。有个与他持有相反意见的朋友也设置了一个同样的场景,实验结果却大相径庭,多数人都冷酷无情,在权威的命令下不断电击那个做错事的人。为什么同一个实验会出现迥然相异的实验结果呢?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实验之前,他们已经预设了立场。心理学家在挑选实验对象时,虽然已经尽量做到随机,但他的潜意识还是会帮他挑选一些看起来更为善良的人,而他的朋友则会“随机”挑选一些看上去更喜欢恶作剧的人。最后,结果自然就按他们预设的方向走了。

    大脑骗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去验证,比如双盲测试、对照实验等。我们在很多时候会完完全全被它欺骗。更神奇的是,对于被欺骗这件事,很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因为我们从心底里“乐意”被欺骗。比起真实的自我,我们更喜欢自我创造的那个。

    看起来我们的潜意识只会让我们不断加强“自我”,那么全然清晰地记在脑子里的事情总该是靠谱的吧?那也未必。总有人怀念说小时候的食物更好吃,当你质疑的时候,他们会新钉截铁地告诉你,他们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味道,现在那些粗鄙货色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甚至连水都不如小时候的甘甜。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许多人的记忆深处,“小时候的东西”已然成了一个不可企及的标杆。虽然在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能力记得清几十年前的味道,但由于标杆的象征性意义,我们会将最好的味道安在它身上,因为那个味道在当时令人印象深刻。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记住的并不是事实上拿来对比的客观味道,而是一种模糊的感觉,比如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顶级的、惊艳的,再比如终于能吃到了等。那些感觉是深刻且难忘的,至于成甜的比例、具体的口感,我们可能就不那么确定了,因为人的记忆很难将过于细节的东西保存太久。一个人想要记住更多的东西,肯定需要不断用模糊词去归类,用更少的词语锁住更多的内容,从而给记忆其他事物腾出更多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像上述这样或真或假的记忆,只是我们通常很少去怀疑它的真实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中有如下的观点: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记忆不像录音带或者录像机一样记录客观事实,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

    关于记忆很多时候是非真实的反应,研究记忆的专家洛夫斯特曾经做过一个经典且有趣的实验。他将被试者分为A、B两组,让他们分别收看一段多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影片,看完后问A组:“汽车相撞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再问B组:“汽车撞毁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注意,前者是“相撞”,后者是“撞毁”。结果,B组的被试者估出来的速度明显快于A组。一周后,洛夫斯特向这些被试者询问了一个影片中根本未出现的问题:“你看到撞碎的玻璃了吗?”两组都有人十分笃定地声称自己看到了,且B组回答看到了的人数是A组的两倍多。许多类似的实验都证明了,只要记忆已经过了一段时间,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过去某个时点的三维影像。在大脑中呈现的是经过加工的信息。这里面可能掺杂了情感成分,也可能包含了某些片段杂质。

    信息的索引是比记忆本身难得多的事情,如果不能简化抽象事物,我们完成记忆后很难再将其提取出来。如记一个没有规律的电话号码,你默背几次后也许能勉强完成,但如果不再重复记忆,可能一分钟后你就难以将号码复述出来了。若是你将其转化为某种规律进行记忆,相信第二天还能记得。记忆其他事物也是一样,为了给予索引提取以便利性,我们便会在潜意识里将记忆修修剪剪,去掉难以归类的部分,补上无关紧要的缺失,使之更便于我们日后调用,但此时的记忆显然不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了。我们的生活在不断继续,各种片段和情感一直不停地在记忆库中游走和穿插,每更新一次,我们都将拥有新的记忆和新的故事。这没有什么神奇的,因为我们是自己记忆的剪辑师。

    (摘编自蔡垒磊《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天生具有强化自我意识的能力,因此,有时会为了得到想要的结果而偏离事实真相。 B . “有个与他持有相反意见的朋友”中的“相反意见”指在权威的震慑下人会变得冷酷无情。 C . 小时候吃过的东西也许并非真的美味可口,只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D . 记忆会受个人情感和其他干扰信息的影响,我们记忆的信息并不都是事实的真实反映。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人的大脑在认知过程中因受到第一印象的干扰,必定会做出偏离真实的判断。 B . 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情境下,同一实验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可见人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客观事实的走向。 C . 为了给接收的新信息留出记忆空间,人们会不断整理大脑中的信息,因此难以记住过于细节的东西。 D . 大脑记忆的信息是经过简化和加工的,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人们将很难从繁杂的记忆中提取信息。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 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用高级概念代替低级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简化认识,减轻记忆负担。 B . 钟毅平在《公正世界信念对记忆偏差的影响》中说:“记忆并不是准确无误的,刻板印象、信念、期待等都有可能导致记忆偏差。” C . 《情感信息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自己的情绪做出快速判断,而不是整合判断任务的外部信息及自己的内部记忆和联想。 D . 张中行先生谈回忆录《流年碎影》时说:“书写完后,我的女儿说有一处把她上中学写成了上小学,说明我也有记错的地方。”
    4. (4) 如何避免“证实偏差”?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5. (5) 文中是如何论证“人的记忆有时是不准确的”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