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文,最早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指代汉族;辛亥革命后,黄兴等发起组建“中华民族大同会”“以联合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1940年7月,毛泽东为《美洲华侨日报》创刊题词:“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到底。”由此可见 ,“中华民族”内涵的转变( )

    A . 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相关 B . 反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C . 适应不同阶级的政治考量 D . 体现了对外抗争的逐步胜利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有学者说:自近代以来,不少人把中国的现代化,视为全盘西化的过程,但全盘西化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因为在实践层面,全盘西化根本就不可能。即使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政治人物们也没有要全盘西化的。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B . 义和团运动 C . 孙中山提出五权宪法 D . 新文化运动
  • 2. 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安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所示。如表反映出当时边区 (     )

    延安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A .   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B . 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 . 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 3. 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提出“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口号。据此分析,该文认为(    )
    A .  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B . 凝聚抗日力量是赢得国家独立的法宝 C . 中共已独立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全社会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