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表2所示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效率排名统计情况(部分)。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

    A . 民族工业发展规模有所扩大 B . 近代工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 C . 新兴工业已经占据有利地位 D . 西方工业技术影响不断加深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观察如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为A点状况反映出(  )

    ①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 . ①③ B . ①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
  • 2.  1928年前建设的中国铁路,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以北、平汉地区。而 1928年至 1937年国民政府所规划新建的铁路,分布在长江以南的铁路就有 1947.2公里,占总数的51.39%,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有 331.2公里,占总数的8.7%。这一规划建设(     )
    A . 旨在“围剿”陕北地区的红军 B . 消除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C . 利于促进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D . 巩固了国民党的势力范围
  • 3. 下面为1933年上海各业产值比重图。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A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 B .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突出 C . 深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D . 机器工业取代了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