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 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21%,1851 年增加到 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 年,英国已有 580 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 7 个,移民人数约 1790 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二 20 世纪中后期,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这里的“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中心人口过度聚集,开始逐步向城市周边迁移,同时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也向周围蔓延扩散。随着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城市周围农村地区发展迅速,而城市中心出现了衰退趋势。

    ——摘编自曹立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研究》

    材料三 1978 到 2017 年,中国城镇人口从 1.7 亿增长到 8.1 亿,中国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城镇化过程。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同时,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摘编自《百年党史》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背景
    3. (3)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治理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