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演讲中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劳工神圣”思潮很快在中国兴起。五四运动中的“六三”大罢工及随之不断发动的罢工运动被视为“劳动运动的曙光”。五四知识分子将初步接受的“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阶级争斗”等概念,运用到对劳工界的社会调查中,以具体事例、详实数据呈现劳工的生存状况,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解释。

    ——摘编自熊秋良《“寻找无产者”:五四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调查》

    材料二 钱杏邨调查南京胶皮车夫的状况后认为,车夫“每天就做那非人生活至‘力竭声嘶’也不能供养一家……只给那吃人不出血的资本家弄资产”。包惠僧调查武汉工人状况后提出,要使工人不受资本家的支配,第一,“非先有阶级底觉悟不可,要如何使佢(他)们发生阶级的觉悟?那么,惟有劳工教育四字”;第二,“要打破资本主义,就要阶级争斗,劳工必先有强固的团结”。

    ——据《劳动界》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