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费孝通先生1989年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文章核心观点可以概述为:“第一是: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第二个论点是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公元前200年楼敬建议)“把汉朝公主嫁给 C 的冒顿单于,并多多配送嫁妆……刘邦听从了建议……后来惠帝、文帝、景帝继续执行……”

    ——张秀平、王晓明《古代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十五)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夏天,武帝集结十万骑兵……又征调十万步兵转运粮草……此役,漠北 C 主力丧失殆尽,残兵败将远遁逃命不敢再战”。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材料三 魏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改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 (1) 材料一中的华夏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前身?华夏族首领黄帝炎帝被后人尊为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C处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名称。材料二中两则材料反映西汉王朝对该游牧民族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魏帝实行“汉化”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你认为应怎样做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